音乐回忆2024
音乐回忆2023
最喜欢的电影
距离我看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了7个月,想码下当初看完的感想实属不易,绞尽脑汁也只是在回忆剧情。只记得开头男主人公从婚礼主持人改行去殡葬业,“活用”在婚礼策划上经验,整出了不少“接地府”的黑色幽默。后来电影就围绕殡葬馆一家和这个行外人展开。
一部关于传统,家庭,生死,自由的电影。大儿子作为喃呒师安葬死人,大女儿则是医生救死扶伤,二人是影片主要矛盾的存在,文哥秉承喃呒师传男不传女想要把传统交给儿子,却并没有在乎早已成家的大儿子他们一家子的想法。而女儿照顾文哥起居也因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参与不了,等等后续一连串的事情,几乎映照了如今存在的诸如父母对子女人生的强硬干预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、伦理与道德在约束相同行为时的差异如何抉择。影片将这些古已有之的老酒装进新瓶,试图用现代的题材去展现,所以这部电影看起来又老又新。影片的最后虽然伴随最后一段破地狱,主人公们在外人异样的目光下达成和解,但是生活在现实生活的我们,该如何破地狱呢。
《破地狱》上映前,同样有一部关于性别议题的电影,叫做《好东西》,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,但个人认为逊于《破地狱》,相比较于该影片,《好东西》弱化剧情,强化文本,看起来像是一部诙谐戏谑、金句频出的群像脱口秀,题材更为轻松。孰好孰坏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,我个人更喜欢《破地狱》,严肃与诙谐并存。
以上为23最喜欢的两部电影,因为时隔太久,无法详细介绍,但我依旧记得看《灿烂人生》那天,没有课的大四,赖床到中午去食堂吃个石板饭,还要是双拼的,再走去买杯瑞幸,慢慢晃悠回宿舍然后戴上耳机后扎进这部六个小时电影里,两个字,酣畅,摘下耳机已经是星光钻进了阳台。影片讲述了意大利一家人的悲欢离合,那我的一生会是什么样的,那时候的我绝对想不到是现在的情形。
最喜欢的纪录片
这部纪录片没啥好讲的,世界著名摇滚乐队皇后的一场LIVE纪录片,虽然早在B站上就看过这一场的视频了,但是既然国内上映了就必须再去看一遍啊。巧合的是和我一起去看的女朋友虽然不听皇后,但她有一件皇后的T恤。
这部纪录片是该系列的最后一季,放这里仅作为推荐,并不是个人2023年最喜欢的纪录片,原因也只是那一年的纪录片看的太少了。曾经我也想效仿约翰威尔逊拍一集属于自己的短片,后面也就不了了之了,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了第二季其中一集。这系列属于是需要对上胃口,并不是适合所有人,但推荐去尝一口试试看。
最喜欢的书籍
关于《局外人》这本书,没什么好讲的,加缪的名作,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,强烈推荐。说起来惭愧,自从大学毕业后,阅读量逐年下降,24年就读了5本书,23年读了7本,贻笑大方了,而24年读的5本书里,有两本是我高中最喜欢的作家——余华的,分别是《十八岁出门远行》《第七天》,但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,观感不如之前的作品。插句题外话,我的工作在公司黄区,只允许带几个指定品牌的手机去安装表拍禁掉摄像头和开发者功能,所以我头几个月在办公室的日子,可以说百无聊赖,所以在手表上下载了电子书App,在公司摸鱼的间隙,在手表上读完了余华的这两本书,算是不错的经历,有种回到高中偷偷摸摸看小说的感觉。

虽然是在2023年读的,写这段话的时候已经是在2025,《秋园》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一本。我始终认为,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被写下来,不需要任何巧妙的技巧和高超的文笔,仅仅是平铺直叙,就足以震撼人心,因为无论多么宏大的叙事,总要着眼于个体,而个体就是千千万万个你,千千万万个我,我们的故事。
作者杨本芬,古稀之年开始写自传体小说,关于她的母亲梁秋芳,也就是书中的秋园,写了作者母亲的一生,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女性,如一块没有根的浮木,在时代的大浪中沉沉浮浮,不知会被冲向哪里,搁浅还是沉底,或者就这般漂流下去,直到生命终结。历史上的一些个人改变历史走向,历史又会改变个人人生,没人能说清其中的道理,或者说,就是这么不讲道理。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过年,凛冽的寒风吹着我的手和脸,也使我丧失一口气读完的勇气,小说里并没有故意煽情的文字,哪怕是孩子的意外死亡,也仅仅只是一笔带过,但就是令我如芒在背,我们一家在饭桌上经常听我妈讲以前的经历,而我爸就沉默着凝视桌上的饭菜。我爷爷奶奶和父母的经历也堪称跌宕,但奈何五口之家冇人有丝毫文采。
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考上了大学,但因为没有钱上学,高中毕业后就守着几亩田地,他说,那时候哪想着未来怎么样,睡醒了睁眼,一门心思就是想吃的,还说我爸小时候不爱学习,老跟人打架,学校就换过好几个,初中毕业也就不上了。我的奶奶自从我记事起,就是聋的,听不见声音,喜欢自己一个人嘟囔一些话,捣鼓家里的东西,收拾收拾菜园子,做做饭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偶尔也会笑着对人说几句简单的话。我奶奶喜欢躺在床上含着冰糖,在我小的时候,经常从床尾已经磨损褪色的陪嫁箱里拿出来一袋子冰糖递给我,所以我一想到我的奶奶,总感觉过去的那些苦日子是甜的。我妈妈说,我奶奶以前是村里的千金,我问奶奶是怎么聋的,我妈的回答是掏耳朵聋的,我总觉得是糊弄我的玩笑话,掏耳朵怎么会聋两边呢。我妈妈家里人口多,三女一男,我妈妈小学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,在家里干农活。她说以前结婚的时候,我爸爸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穷,我妈就看上了我爸长得好看对我妈好,还听她说,我爸年轻的时候去新疆闯,没钱买票就扒火车去。她在老家里养的猪跑出去了,一个人就能抱起来放回猪圈里。我爸后来染上了赌博的陋习,我妈冬天抱着我姐姐去找我爸。如今时过境迁,奶奶也去世很久了,自打那以后,老家荒废的速度肉眼可见,杂草取代了菜园子,砖墙东倒西歪,只剩大门还孤独的矗立着,我爷爷睡在了我奶奶的床上,堂屋的篱笆天花板塌了一隅,彻底沦为了杂物和灰尘的住所。我也很想记录下他们的一生,但我没这个能力。
介绍小说,却通篇都是我的家事,抱歉抱歉,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让我不禁想我家的事。